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光明中医让我从工人成为中医科研工作者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4-16 15:49:40

光明中医让我从工人成为中医科研工作者 :

遆保忠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转眼间年近五十岁了。回首往事,光明中医的学习肯定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我是1963年出生的,我的父母是纯粹的产业工人,就我所知我家祖祖辈辈除了得病吃药之外和医学一点都不沾边。1981年我高中毕业,大学落榜,由于家境困难就开始参加工作,几经辗转回到我母亲所在的工作单位,一个在当时很著名的纺织厂做工人。这在当时应该算是铁饭碗了,虽收入不高,但福利不错,只要坚持干下去肯定有房住,每当过节发福利,我们家足足可以吃上几个月。但是我心中总不踏实,总是有个梦想在心头萦绕,总想再学点东西,掌握点技术,将来做点什么。学什么呢?我的母亲中年以后一直体弱多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我由衷的佩服那些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好大夫!于是决定学医,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来到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学习。这是一所非常正规的民办大学。我们在每周日都有半天或一天的课程,老师也是很优秀的,比如教医古文的钱超尘教授、伤寒论的郝万山老师以及季绍良、李世增、王洪漠等等;还有老校长吕炳奎、名老中医刘渡舟、曹西平等都曾给我们做过学术报告;又有幸在江振济、巫君玉、曹西平、李世增等名老中医指导下进行临床实习;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那是众多名老中医花费极大心血总结一生临床、教学经验写下的,李可老先生认为那是一套最好的中医教材。由于我们是成人教育,业余学习,在当时我白天上班工作,晚上灯下读书、周日到校听课就是我所有的生活。就这样在四年紧张而艰苦的学习里,我逐渐的了解了中医的一点皮毛,也能够给病人看病,慢慢的就成了家人、朋友、亲戚、同事的保健医生了。在这样慢慢的学习与实践中,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深知四年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不管再苦再累每天我都要读一会儿书;治的每一个病都要认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提高。1993年【光明中医杂志】上发表的【氯气中毒哮喘治疗一例】就是我的一个病例总结。当时我们的老校长吕炳奎老先生曾题词鼓励。

2007年我来到了筹建中的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做起了研发工作。这是一所民办的中医科研机构,院长陈勇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由于一位老中医治好了他母亲的一场重病,开始了研究中医,回报中医,后来毅然放弃了其他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医事业之中。陈院长以他特有的眼光研究中医、审视中医,发现了许多我们见惯不怪和很多我们没有深入想过的一些东西。他常说:“我们发展中医、创新中医,一定要在继承中医的基础上去发展创新;离开了中医的基本原理,我们走得再远也没用!中医走了几千年,人生在世几十年,先不要说哪个是糟粕、哪个是精华。我们把传统的中医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创新之路,也是中医的发展之路。”

在身心康工作的几年间,我在陈院长指导下参加了中医现代化、以及中医规范化、“治未病”的具体研究工作。其中,我们研制的“经络检测仪”就是在传统中医藏象经络、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借鉴“良导络”原理,用现代方法对经络生物电进行检测,在取得大量数据之后,深入研究,找出规律,终于使经络生物电值成功转化为人体脏腑的功能值,使人们通过经络生物电的检测,能够得出带有证候名、证候群的脏腑辨证、以及经络辨证结论。这项研究使几千年中医的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得以量化,让年轻中医也能够向老中医一样精准辨证,使一些疑难病症的辨治,有了更强的靶向性。比如曾治一例:男性、73岁,患肺癌骨转移,癌细胞侵蚀骶骨等,在几家北京大医院所得到的答案是诊断清楚,必须手术治疗,手术后要大小便改道,人也将生活在轮椅上,生存时间大约3个月。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手术,回家调养。我抱着试试看的思想,带着仪器到患者家中进行检测和治疗,检测后我发现患者的肾经不足,报告提示:肾阴虚、肝血虚,与结合脉症相符,建议患者服用大量的补肾壮骨的同时,服用滋补肝肾的归芍地黄丸,并要求家属给患者经常做下肢按摩,就这样每周一次检测治疗,按以上方法坚持了3个月,奇迹终于发生了,患者竟然能够扶杖站立,慢慢的还可以拄杖在室内行走了,这个病人又活了3年。

这台仪器目前已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号:200720175424),并已取得国家医疗器械批准文号。

在陈院长领导下,我与各位专家一起参与了“治未病”的研究,在【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论文,并参加了中医局主办的“治未病”首届高峰论坛。我所在的单位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下属的调理中心,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为“治未病”试点单位。

身心康给我和热爱中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是个识才、爱才、容才的平台,在这里工作是快乐的!我能有幸登上这个平台,要感谢光明中医,它使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变成了中医科研工作者,实现了我的梦想。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