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大全面解读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4-22 17:18:27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是一所依靠社会力量创办的没有围墻的中医大学,怎样才能够勾划出她的概貌?我们想以下面几组短文从名个角度予以表现。

光明中医网校

  

师资来源

光明中医函大师资队伍的组成,基本来源不是一所也不是一个地区的中医院校教师,而是从全国中医界各学科中请来的。函大把中医理论造诣很深,或临床经验丰富,或学有专长的教授、学者请来,写教材,讲课传经,使他们的教学、科研成果、医疗经验为学员所学、所用,这样庞大的师资队伍,较之一省一校者,自然更利于学员博闻广学,取精华。

培养目标

光明中医函大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合格的中医人才,使学员具有坚实的中医学基本功。其一,具有牢固的古汉浯、中医理论和中医文献学方面的基础,其二,掌握临床的基本技能。前者,为学员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一定高度的起点,是谓“根底”之学;后者,为学员在日后走向社会的医疗活动中,在生存中求发展提供相当的能力。达到这一要求的学员,便是合格的中医人才了。他们,既可以在医疗上发挥中医的优势,又可以在防病治病中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

教材特点

光明中医函大的教材由全国中医界的知名教授、学者和学有专长的人编写。其特点是富有针对性、实用性,深人浅出,易学易懂。各门课的编写内容,均以主编人的学术观点和经验为主,兼收各家之长,务求实用。普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均根据学科特点,以基本功为其主要内容。临床各科教材的特点:(1)诊法运用的侧重点。(2)认证与辨证的着眼点。(3)确定病机的理论依据。(4)治渎与药方用药的内在联系,药物配伍与用量的经验。(5)常法和变法在病机转化中的运用。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将十分适合于学员和其他自学者学习,使所学易于运用。

寓医理于临床

这似乎是一句很寻常的话。然而,个中道理,却知之者甚少。光明中医函大以此为教学宗旨,是出之于中医学术特点和现状的需要。其实,每门学科都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生存的活力的。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科学,则更需如此。中医学,远不止于现在的这一存在,许多精妙的理论,还寄寓在广,许多精妙的理论 , 还寄寓在广还寄寓在广大的民间疗法、众多的古今医案和现职中医人员的头中,皆在实践(临床)中存在着。正因如此,中医才能历两三千年之久而不衰!实践是真理(包括知识、规律)的源泉,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当然莫能例外。中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然而,目前居于中医临床教学岗位的有些同志,忽视理论指导临床的作用,结果,往往理法方药之间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只有在教学上实行理论与实践挂钩,寓医理于临床,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组织形式

本校是全国性的函授大学,总校地址建在北京,分校(授辅导站)遍布全国各地,实行总校,分校,函授辅导站三级机构分工负责制。

总校设校长办公室、教学部、校务部。教学部下设教育研究室、教材编辑室、杂志编辑部。总校与分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副校长协助校长组织教学工作。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分校、函授辅导站的职责

各分校、函授辅导站分别是落实总校函授学习计划的一级重要结构,是在分校校长、函授辅导站站长责任制下,配合总校组织本地区学员的面授、辅导、考试、实习以及建立、发展教学门诊医院(或门诊部)等项工作而设的学习辅导机构。各分校校长、函授辅导站站长,都是由总校选聘的专业水平高,事业心强的中医学专家、教授以及有真才实学的专兼职教师组成。各地区学员可按学校所划分的范围,与指定的教师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参,加面授辅导,互通情报,促进学习。

临床中医师与中医师

临床中医师与中医师,做为高等中医院校的培养目标本无多大差别,那么,为什么光明中医函大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合格的临床中医师”?为什么在中医师前面冠以“临床”二字?这难道是故弄玄虚、标新立异之举吗?不!绝不是!至少,这种提法,在目前是十分必要的。

回顾三十多年来中医师资队伍素质的更新,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如北京的孔伯华、施今墨、肖龙友,上海的程门雪,四川的李斯炽,山东的刘惠民,广东的刘赤选,山西的李汉卿,以及卫生部直属单位的秦伯未、蒲辅周、岳美中、王文鼎、赵锡武、杜自明、赵心波、于道济、陈慎吾等,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会临床,疗效高,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讲课,一部分人不会讲课,但他们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药学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医临床医生钻研中医理论和历代临床文献的劲头不足,搞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中医,又长期脱离临床实践,甚至连主讲《伤寒论》、《金匮》、《温病学》的老师也脱离临床。据悉,近几年培养出的一批中医研究生,人学前大多在临床岗位上,部分人毕业后却脱离了临床。试想,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对于一个中医教师来说,对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祖国医药学的发展来说,将意味着什么?请关心中医药学前途的同道和朋友们深思!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前人的间接经验和本人的直接经验不但可以提高防病治病的本领,又可以深人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以便对中医学的理论、概念、方法获得真正的理解,坚定对中医的科学信念。

只有这样的中医,才能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扬中医之长,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作者:宋南 徐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