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学习《方剂口诀》的一点体会

作者:李遇春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6-12 11:11:00

学习方剂必须背诵方剂口诀(也就是汤头歌诀)。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中医学院读书时,为了能熟记方剂的药物组成,同学们采用的学习方法一般有二种:一是老老实实地背《汤头歌诀》,一是把各方中药物分类记忆,即根据方剂中药物的药性及在本方中起的作用进行记忆,如增液承气汤,方中玄参、麦冬、生地养阴生津即增液汤原方;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有承气汤之意,方中五味药合用有增水行舟之功故云“增液承气汤”。从当时的学习效果看,二种方法都能记住某方中有某药,而背诵《汤头歌诀》者似乎还不如“分类记忆”法记得快。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与老同学谈起当年学习方剂的体会时,大家都感到取“巧”者不如下死功夫的效果好,凡当年采取“笨”法,老老实实地下过一番功夫背诵汤头歌诀的,至今仍能流畅地背下来,临证得力于此不小,而取“巧”背的方剂,现在多数忘记了,真是“苦功一年,终生受益”啊!

 

另外,学习方法也得讲究一点。例如由于某些字古今读音稍有差异,所以有些方歌,按古音读是很顺口的而按今音读则拗口了,如在逍遥散方歌的第二句的“薄”字,如按今音读bò就很拗口,如读baó就能与“芍”、“着”、“高”等字协韵,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了,读之顺口,记忆就容易了。对有些方歌如读起来个别字不顺口,又不知古音读法,不妨按今音稍事改动一下这些个别字句,对记忆是有好处的。

还有的人喜欢把方剂中的药物编成有一定意思的短话来记忆。如把“增液承气汤”编成“黄帝卖元宵”(黄一大黄、帝一生地、卖一麦冬、元一元参、宵一芒硝);把“益过胃汤”编成“玉帝卖沙糖”(玉一玉竹、帝一生地、卖一麦冬、沙一沙参、糖一冰塘),把“泻黄汤”编成“风吹山草十里香”(凤一防风、山一山栀子、草一甘草、十一石膏、香一藿香)。这样的“歌诀”形象生动、易记难忘,是其优点,但不宜过多,多则易张冠李戴,因歌诀前未冠以汤头名称之故。

总之,学习方剂是一定要老老实实背汤头歌诀的,有人怕下苦功夫,不肯背歌诀,今后你证处方时一定会遇到困难,等年岁稍大再来背就更吃力了,这是我在学习方剂中的体会。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