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家引文说解系列“阴阳五行学说”部分之乘侮胜复
乘侮,即相乘,相侮。相乘是以强制弱,以盛制衰,是五行中某一行太过,从而产生对所克一行克制过度的过程。相侮,即是反克,又称反侮,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亢,从而对原来“克我”者产生的反方向的对抗制约的过程。相乘与相侮在五行运动的异常变化中,常常是同时出现。
胜、复又称胜气、复气。胜复实质就是亢与制,但其中包含着两个制约的过程。胜是五行运动的异常变化,而复则是五行自身对异常变化的自我调节(制其胜),以达到五行的总体平衡。
“气之来也,既已极而成灾,则气之乘也,必以复而得平”:
此语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亢则害承乃制》。朱震亨,字彦修,又称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详见《中国医学发展史概要》)。本句意谓五行(木、火、土、金、水)六气(风、火、暑、湿、燥、寒)正常运动变化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它们过亢时,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成为致病邪气,即“极而成灾”。由于五行六气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运动规律,所以一行(气)亢极,另一行(气)就会起而制之,即“复”的过程,从而使亢极之气得以平复。这是事物运动的自身调节过程。但是,这种自身调节过程的能力是受机体条件限制的。所以,当人体产生疾病时,还必须采取适当地治疗措施,来促进和协助这种自身调节过程,使之尽快地恢复生理平衡,即“复而得平”。
《中医药学概论》一书,旨在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其诸家引文说解系列是为了便于光明中医网校学员学习所推出的,全系列将会针对《中医药学概论》本书引文中不易理解的部分,做一简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