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虚词“而”与“则”在古汉语表达上的作用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6-26 17:45:00

语气词表达语气神情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其他虚词也有这样的作用。文本只谈谈连词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如“而”与“则”,在古汉语中都起连接作用,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和句子。至于连接的双方是什么样的语法关系,“而”与“则”并不能决定,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所表达的语气上。

用“而”连接,使前后两事密合,甚至化为一事,其间的关系十分紧凑,读时往往不能停顿,要一气呵成。

用“则”连接,两事还是两事,只是突出了它们之间的“推导”关系,所以读起来一般要停顿一下。

光明中医函授教材《古代汉语》

如《触詟说赵大后》中描写触詟进宫见太后的情况是“入而徐趋,至而自谢”,两个“而”字强调触詟一进门就作出“徐趋”的样子,一到太后面前就开口“自谢”,表现了“入”和“徐趋”,“至”和“自谢”之间的紧凑关系。这样,实际上就使四个动作合成了两组,作者是在有意引导人们只注意其动作的四个“点”,而不去留意动作的全过程。如果不用“而”,形成“入,徐趋,至,自谢”,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展示在面前的应该是触詟从进门到快走,再到走至太后面前然后主动谢罪的全过程。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如果将“而”换成“则”,语气上又不一样了。前面说过,“则”主要表示“推导”,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某种结果。所以,“入则徐趋,至则自谢”强调的是一“入”就趋,一“至”就谢,即动作两两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动作本身。读起来,“则”字的前面也要稍加停顿。

从这里可以看出,用不用连词,用哪一个连词,对表达文意神貌是至关重要的。

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序》中说:“夫周秦两汉至于今远矣。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奏两汉之书,譬犹执山野之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也。”这形象地说明了古今汉语差异之大。这一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虚词的学习。

光明中医网校是第一家系统的中医自学平台,上承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中医系统教育理念,下开中医网络教育平民化之先河,以培养合格的临床中医师为教学目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