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作为光明中医网校学员的必修课,它是打开中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学习 《古代汉语》 的过程中学员需要明白学习“虚词”的作用。通常人们说: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它的功用是“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这并没有总结出虚词在表达神情上的积极作用。
古人遣词造句,关系到文气,虚词更加重要。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这就是说,在“构文”的过程中,虚词所表现出的内容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情,需要细细体察才能有所领悟。因此,古人对于虚词的研究注重的是“审词气”。
这一点正是学习虚词时所最不易掌握的。
表达神情上的特殊而微妙的作用,是古汉语虚词的特点之一。这方面,古今汉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想免除“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的弊病,就要通过其虚灵的外表,认真领会文意,细心揣摩每个虚词表达出的神情。为了掌握这一点,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造成一个与古人“对话”的环境,读得多了,就会形成一种“语感”,体会出那种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用来。
在平时阅读中,也可以采取互换的办法,改变一下原句的结构:或不用虚词,或改用同类的其他虚词,比较一下它们之间在含意和语气上的异同,从中分析并掌握某种虚词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总之,虚词正因为其“虚”,所以在不同的文句中往往起着不同的作用而难以分条固定,有心的读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去摸索,体会,归纳,总结。
光明中医网校以"寓医理于临床"的教学方针,重视古汉语基础、传统中医经典学习和“早临床、多临床”的医学实践的自学中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