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学临床各科的基础,认真学习并完全掌握《中医药学概论》所阐述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学好中医学,并成为一名合格中医的关键。诸家引文说解系列是为便于光明中医网校学员学习所推出的,全系列将会针对《中医药学概论》一书中引用的大量的医学的和非医学的古代著作中不易理解的部份,作一简单解释。
诸家引文说解绪论部分六气与五志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六气皆从火化”是后世医家对金•刘完素提出的六淫邪气侵入人体后,皆可出现火热病机的论述的概括。刘氏的“六气皆可化火”的观点,主要反映于他所著的《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下简称《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下简称《保命集》)三书中。对于“风”,他说:“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保命集》)且“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原病式》);对于“寒”,他在《原病式》中说“经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对于“湿”,他认为“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士湿也,故夏热则万物湿润”,所以“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尚多,以为兼证。云湿热亦犹风热,义同。”(《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燥”,刘氏说:“金受热,化以成燥涩也,兼火热致金衰。耗液而损血,郁而成燥者,山风能胜湿,热能耗液”(《宣明论方•燥门》)。从上述可以看出,刘氏认为风由热生,凤多兼热,湿由热生,湿多兼热,燥因热生,并且伤于寒邪又为热证,所以六气皆可为火热之证。当然,刘完素并非认为六气均一定火化,这里不过只举其一罢了。但是,刘完素的火热证及其治疗原则,却对后世温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及治疗原则的确立,颇多重要启示。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是刘完素火热论的又一重要观点。刘氏原文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和“凡五志所伤,皆热也。”(《原病式》)两见,是在刘氏论述中风瘫痪病因时阐述的。意思是说中风是由于情志过极,化火生风所致。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不使过极,对于预防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