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系列之中医学的唯物论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6-18 10:00:00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绪论部分中医学的唯物论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形成的。天在上,地在下;往上跑的属阳,往下跑的属阴。而阳气具有清轻上浮和散漫不聚的特性,所以天是由阳气形成的,因此说“清阳为天”。阴气具有重浊凝聚和下降的特性,因而形成地,所以说“浊阴为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是气(阴、阳)运动的主要形式,只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止,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过程。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停止了,那么,依靠气的运动才能存在的人的神志思维活动(神机)和形体(气立),就要消亡。这就说明,只有运动,才能化生万物,宇宙间的一切吻质,尽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时间长短不同,但运动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因此,在生理上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心肾的水火相济,都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在预防疾病方面,同样要保持人体气机升降正常,才能抗御邪气侵犯,免生疾病。

(对于“神机”和“气立”注家有许多种解释,可参阅张景岳、马莳.张志聪等人的注释,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绪论部分(一)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墓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语见《灵柩•本神》。本段文字意谓:有接受和支配事物作用的是心,心的回忆过程叫意,意想的事物长期存在于心的过程叫志(即记忆),对记忆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过程叫思(即思考),通过思考而对将来的事物进行谋划的过程叫虑(即思虑、考虑),通过思虑而对事物进行分圻、判断(处)的能力叫智。

本条引文内容是当时学者对心、意、志、思、虑、智等思维活动概念的定义。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