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鳌中医诊所
诸家引文说解脏象部分脾与肝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故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疏泄与运化上,肝之疏泄可使脾升而胃降,从而使脾胃气机畅达,健运不息。另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脾气健运,则水谷之气可滋养肝阴,使肝木得养,而能升发疏泄。若肝失疏泄,则会影响脾之运化,出现“肝木乘土”的证候。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亦可使肝血不足,而疏泄失常。
其次,肝藏血,脾统血,又为气血之源。故脾气健运,生血有源,且行于脉中,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语出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意是回答什么是“治未病”。原文是:“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所说的“治未病”是指已病防传,所以下面以肝病传脾为例予以说明。如病人已发生肝病,由于五脏病变可以相互传变,并且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所以肝病首先易于传到脾脏。但若脾气旺盛,肝病就难以传之于脾。所以,为防肝病传脾,就应先补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