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鳌中医诊所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脏象部分肝与肾
肝与肾关系极为密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
“肝肾同源,乙癸同治”:
肝肾同源也称乙癸同源。乙癸同治也称肝肾同治。按着五脏与五行、天干相配合的规律,肝为乙、木,肾为癸、水,所以也称肝肾为乙癸。由于肝肾同居下焦,肾水能滋养肝木,若肾水不足,肝木也会产生相应病变,反之肝木病变也会涉及肾水;同时,因为肝肾这种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在治疗上常有肝病治肾,肾病治肝,肝肾并治的原则。所以,中医学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的提法。
在生理状态下,肾精滋于肝,使肝之阴血充足,以维持肝阴、肝阳的平衡;肝血滋养于肾,使肾精充盈,以维持肾之阴阳的平衡。在病理状态下,肾阴不足,可导致肝阴不足,而使肝阳偏亢;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
肝属木,肾属水,肝阳之木,惟水以生。肝肾为母子,肾为肝之母,肾藏精,精化血;肝为肾之子,肝藏血,血生精。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两者同居下焦,二脏俱有相火。肝肾之阴精阴血可以相互为用,肝肾之相火又可以相互影响,故肝肾是同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