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系列之郑声与喘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7-09 18:00:00

诸家引文说解诊法部分郑声与喘

郑声:

郑声,又称郑音。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流行一种地方音乐,其音调和雅乐不同,演唱起来软绵无力,且多涉色情。后世称此两地的音乐为“郑卫之音”,其中以郑国为典型代表,所以又简称为“郑声”、“郑音”。《礼•乐记》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但中医学借用“郑声”,只取其义之一个方面,而且涵义早已不是“郑声”的本义了。中医学中“郑声”一词的意义是指病人正气虚衰,神昏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微,不相接续等证候表现。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所致。郑声为心气大虚。《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卷下治郑声脉微弱而和,手足温者,用生脉散、人参三白汤;气息短促,脉沉细欲绝者,用附子汤倍人参。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诊法部分(四)

喘出于肾、喘出于肝、喘出于肺:

语出《素问•经脉别论》。这段经文要从原则精神方面去理解。是说“喘”不独与肺相关,而是与五脏均有联系。临床上应根据病因与辨证,确定“喘”的病源(本)在哪一脏。由于“喘”的表现在肺,所以与肺必然产生联系,但肺的症状只能属标。《经脉别论》所阐述的五脏皆能致喘的理论,在临床上是有根据的,并有着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这与本篇经文的下文所说的“汗出于胃”、“汗出于心”、“汗出于肾”等的精神是一致的(可参见《内经讲解》有关内容)。

光明中医网校培养合格中医师

哮喘虽发于肺,但其病源却可能在肺,也可能在心、肝、脾、肾四脏。如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水湿上犯于肺,即可发为哮喘。又肺主气,肾纳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而上,也能气逆作喘。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系列是为便于光明中医网校学员学习所推出的,全系列将会针对《中医药学概论》一书中引用的大量的医学的和非医学的古代著作中不易理解的部份,做一简单解释。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