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系列之外治法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7-10 18:00:00

《中医药学概论》诸家引文说解治则与治法部分外治法

《理瀹骈文》:

该书为清代钱塘名医吴师机(字尚先)撰,初刊于清·同治三年(1864),约公元1806--1886年)所著,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为中国最早著名外治法专书。这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而又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卷首总论外治之法。正文部分则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痹症等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症的外治方并详加注文阐述,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书末附常用外治膏药方的配方与制法,并附《治心病方》一文。全书以记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治法多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便于推广。除膏药外,本书还记载了敷贴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导法、火罐法、割治法等。由于作者本人是外治法卓越的实践家,其所收选的治法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所以此书为外治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但本书存在纲目不清,缺乏条理的缺点。书中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喉科指掌》:

该书为清代苏州人张宗良著。喉科著作,全书六卷,撰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卷一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二选方及制药法;卷三-六分为咽喉(11证)、乳蛾(7证)、喉痹(7证)、喉风(12证)、喉痈(11证)、大舌(13证)、小舌(15证)及杂喉(7证)等八门,共73病的证治图说,内容比较丰富。全书分门别类论述喉科多种病证甚为详备,基本反映了喉科的发展水平。

《䱐溪外治方选》:

(《概论》将“方选”误为“选方”)该书为清代江苏吴县举人陆锦燧辑,陆氏字晋笙,曾官于济阳县,公余常为平民诊治痼疾,辄著手成春。该书共两卷,刊于1918年。陆氏尚撰有其他医著数种(“䱐溪”,民国二十三年《济阳县志》卷九作“﹙卵鸟﹚溪”)。

溻浴法:

溻(音榻),湿的意思。溻的方式,是以净帛或新绵蘸药水,稍热渍其患者,稍凉即换。溻浴法即湿浴法。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疡医大全》:

清•芜湖顾澄撰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全书四十卷,外科专著。内容包括《内经》纂要、脉诊、内景图说,以及全身各种外证,图文并茂,并标有出处,是一部资料非常丰富的外证全书。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论》。本句大意是说全身大多数经脉之气血均与目相通。《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口问》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因此说“诸脉者,皆属于目。”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