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注重“句读”练习是掌握古汉语的好方法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7-15 10:00:00

为了做到“句读”正确无误,首先需提高古文修养,多读多点,久练自然能熟练掌握。下面介绍一下句读的几种方法,以供学习参考:

一、从弄通文义着手进行断句:

虚证亦可以用攻者。有病当先去。不可以养患也。且以气相感。虚人亦能胜无虚。虚之祸也。(《理瀹骈文》6页)

“无虚”后的“。”应移至“胜”字后。因句读者不晓中医治病有“虚虚实实”之戒。因文义不通而致误。故句读前应反复阅读,弄通文义,再行点读。弄通文义需明字义,辨字形、晓医理、知文理,方能正确无误。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二、应用语法中的某些固定句式进行断句:

古汉语有其基本语法规律,把握其规律是进行句读的依据。尤其是某些固定句式结构,将有助于断句。例如:判断句就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

1.谓语后边用“也”字,或在主语后加“者”字用以判断。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孟子·告子上》)

“项籍者,下相人也”。(《史记·项羽本纪》)

2.用“非”字表示否定判断。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用“为”或“乃”字构成判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筑三》)

前两者要点断,否则,有时会令人产生误解。第三类则不宜点断。

由于古籍标点体例尚难统一,而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亦不尽一致,所以,本方法只能有助初学者在句读时借鉴。

光明中医函授教材《古代汉语》

三、利用虚词断句:

虚词在表达语气和构造句子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其在句首的发语词和用于句末的语气词作为断句的参考。

“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如鼓桴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此文中自“岐伯答曰”后,“夫”、“也”、“矣”分别出现,只要在这几个虚词后加以句读,此文则当自明。

四、依靠韵脚断句:

凡属韵文,均可依韵脚而来断句。韵文押韵的规律,一般都是“隔句韵”,即奇句不押韵,偶句才押韵。首句有入韵与不入韵两种。还有奇偶交错押韵的,此为“交韵”。医籍中多见四言或七言。

五、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断句:

古文中有一种“骈体文”,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对偶排比而成。此文体医籍中亦多见,俗称“四六句”。也就是说,每四言和六言各为一句。依此规律则可较顺利地“句读”。

六、参考旧注进行断句:

古籍中的注文对原著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任何字典辞书所不及的。因此,善读书者,多仔细阅读之。古之注文多采用双行夹注,且注文多在语意的章句处,所以,可以参考注文进行断句。

正确地句读古书,是提高古汉语阅读能力的基本功。同时又可以充分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因此,需要反复练习,方能掌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