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咳从气郁论治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8-03 10:20:00

中医郁证的成因较多,《内经》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等五气之郁,元•朱丹溪具体地提出了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显以气郁为先。咳证亦多从气郁论治,尽管临床辨证变化多端,然究其要,一言可尽,即咳而气郁与气郁致咳:咳而气郁,乃属外邪犯肺,肺失宣肃,气机郁遏不畅,胸闷气憋,治当宣肺、肃肺、理气化痰,则肺复其肃降之令,而气道以通;至如郁怒伤肝,肝木疏世失常,气逆于上,反其所不胜,木郁犯金作咳,当从标本缓急论治:疏肝解郁为本,理肺治咳为标。

光明中医函授教材《黄帝内经讲解》

对此,陆惠铭治验颇有发挥之处,现摭拾其大意如下:一曰邪恋气郁咳嗽。患者胸闷气逆,咳呛不爽,夜半黎明以及进食时咳嗽较剧,遇风鼻塞,午后低热。舌苔薄白腻,脉弦滑。症属外邪逗留,阻遏气机升降,治宜宣透余邪,解郁顺气。方拟苏叶梗、防风、牛蒡子、前胡、桔梗、蝉衣、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赤芍、炙紫苑、炙百部。药后发热、鼻塞、胸闷、气逆均解,咳减大半,咯痰亦爽,但觉腹部鸣胀,大便不实,留邪已除,肺气渐顺,肝脾不和,续予顺气治咳,调和肝脾方而愈。二曰恚怒气郁致咳。患者咳嗽三月余,起于气恼之后,每于夜半子丑之时,其咳尤剧,不能平卧,咳则两胁及少腹牵引而痛,直至咳出少量稀白痰涎,方得稍安。脉弦,隐上鱼际,苔中后薄腻,舌下瘀紫成片。症属怒则气上,肺失肃降,气阻络瘀,治予顺气肃肺,参以活血通络。方拟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炙白前、炙紫苑、炙百部、旋覆花(包煎)、当归、赤芍、川芎、泔草。药后胸胁痛解,咳痰已爽,入晚咳嗽仍频,口干,因于上方去白前、川芎、香附,加南沙参、玉竹、丹参,三诊而愈。三日阴虚气郁致咳。患者咳嗽三、四个月,黎明及傍晚咳嗽频剧,痰黄粘不爽,咽喉干痛。舌净质红,边尖隐有红点;脉细弦,寸弱。症属肺阴不足,肝木乘侮,气郁不达,以致久咳不已。拟养肺、疏肝、顺气之法,药用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当归、瓜蒌皮、赤芍、甘草、柴胡、枳壳、枇杷叶(包煎)、炙百部、清气化痰丸(包煎)。药后咳减痰爽,咽干未除,上方去枳壳、清气化痰丸,加地骨皮,数剂而安。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