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李聪甫治学方法之读书:先求通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8-08 10:00:00

李聪甫研究员业医已越六十春秋。自入医林以来,师承灵素、仲景之学,博览群书,深求经旨,崇尚实践,治验卓著。对中医内、妇、儿科均造诣甚深。尤其对东垣脾胃学说潜心研索,旁通河间、丹溪及叶、薛、吴、王诸家,弃偏见而撷众长,使脾胃学说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益脾胃,理气血、保津液”的学术思想。

笔者有幸从师李老,蒙多年朝夕赐教,耳提面命,获益颇深。兹将李聪甫老师治学方法拾掇一二,以飨读者。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古谚激励过古今无数学者刻苦求知。李老和许多中医界的前辈一样,读书下过一番苦功夫。他曾谦逊地说:“我并非天机迅发,蒇谋生知的天才,既不能过目成诵,也不能强记不忘,更不能一触即悟。所以,我读书就不能不要求自己字字记住,句句吃透。”初读中医经典,往往因文简理奥而令人却步,而且那时候的书,既无标点,也未注音。李老就借助字典,读一遍,加圈点;读二遍,加批语;读三遍,记笔记;读四遍,再默诵。他的体会是“先求通,而后求透。”具体步驟如下:

[识字〕难字、僻字借助工具书正音释义,尤其是通假字,更应寻其本字,而不能望文生训。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绚蒙招尤,……”此四字令人费解,但若以音训通之,则“眩”为“绚”的本字,“冒”为“蒙”的本字,“摇”为“尤”的本字,“绚蒙招尤”者,即“眩冒招摇”之见证也。知其通假,则涣然冰释。当然,这离不开文字的基本功,故李老至今仍勉励后学“欲精于医理,必先通于文理。”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存疑]遇到医籍中确难领会的经文,不可囫囵吞枣,也不能知难而止,而应当随笔记录,存疑待释。例如《内经》说:“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段文字的“奇”、“偶”、“大”、“小”的意义与临床运用的关系令人难以捉摸,李老当初即批曰:“参阅前贤之语,犹未明其奇偶之制,大小之用。”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他终于使此疑获释,说“有的制剂是药味奇而用量偶,有的制剂是药味偶而用量奇。病轻、病近、病久,应该制小其服,就是药味多、用量轻、取效缓;病重、病远、病新,应该制大其服,就是药味少、用量重、取效急。因为,药少量重则力专,使之直达远的病所;药多量轻则力缓,能解除近的病证。奇方不能治好的病就使用偶方,针对错综复杂的症状运用重方则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所以,此段经文乃阐明奇偶相互为用的制方原则”。遇疑必须存疑,存疑乃为释疑;存疑即待考,释疑即求通。治学如斯,方谓一丝不苟。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