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针灸学——哮喘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8-03 18:00:00

哮喘俗称“吼病”。哮是以呼吸气急,喉间有痰鸣音为特征;喘是以呼吸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因二者在临床上每同时举发,有时在症候上不易截然区分,故合并叙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作,尤以寒冷季节或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

〔病因病机〕

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于肺,阻遏肺气,或体质偏异,嗅及花粉、烟尘、漆气、异味等,影响肺气宣肃,津液不布,凝结为痰,气道不利,而致哮喘。亦有因脾胃不和,偏食过咸,或肥甘厚味,或进食虾蟹鱼腥等,以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遏肺气,气道不畅,而发生哮喘。此外,久病体弱,情绪激动,劳累过度,亦能引起哮喘。

哮喘初病多属实证,如反复发作,则转为虚证。肺虚则呼吸少气,自汗形寒;脾虚则中气不足,胸痞便溏;肾虚则摄纳无权,动则喘甚;累及心脏,则心阳不振,出现神昏,烦躁,紫绀,肢冷等危象。虚证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气郁痰壅,阻塞气道,本虚标实证候。

光明中医网校函授教材《针灸学》

〔辨证论治〕

体针

(一)实证

1.寒饮伏肺:

症状  感受风寒,寒饮伏肺,阻遏气道。证见呼吸困难,喉间哮鸣,胸闷如阻,咳嗽,痰稀白而多沫,咳吐不利,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  散寒宣肺平喘。取手太阴、足太阳经穴。

处方  列缺  尺泽  肺俞  风门

方义  列缺、尺泽宣肃手太阴经气,有宣肺解表,化痰平喘之效;肺俞、风门宣发足太阳经气,有祛风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头痛、肩背痠痛加温溜以疏筋止痛。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背部穴位可加灸或拔火罐。

2.痰热遏肺

症状  感受风热,热饮伏肺,肺失清肃。证见咳喘气粗,面赤,发热有汗,痰粘色黄,咳痰不爽,烦闷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则  宣肺清热,化痰平喘。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中府  孔最  合谷  大椎  丰隆  膻中

方义  中府、孔最宣肺解表,化痰平喘;合谷、大椎疏表散热清肺;丰隆调理脾胃,运湿化痰;膻中宽胸降气而平喘。喘甚者加肺俞、云门拔火罐,以宽胸定喘。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中府斜刺,膻中沿皮刺。

(二)虚证

症状  病久肺气不足,证见面色㿠白,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恶风,舌质淡红,脉象软弱。若肺阴亦虚者,除咳喘之外,兼见口干鼻燥,咽喉不利,面红或颧赤,舌质红赤,脉细数。脾虚则兼见面色不华,纳呆,脘闷不适,倦怠,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胖嫩,舌苔厚腻,脉象濡弱。若哮喘年久,肾虚不能纳气,则面色黧黑,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神疲乏力,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若心气虚弱,心阳不振,则兼见心悸,多汗,神昏,口唇指甲青紫,四肢欠温,舌有紫点,脉象微细或有歇止。

治则  扶正培本,化痰平喘。取手太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  太渊  膏肓  肺俞

方义  定喘是止喘的经验穴,能缓解症状。膏肓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多用于慢性哮喘。太渊是手太阴经的土穴,配肺俞补土生金。本方适用于慢性哮喘反复发作者。如肺脾两虚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和胃,以扶后天之本;肺肾两虚加肾俞、太溪,补肾纳气,以培先天之本;若肺气心阳双虚,出现虚脱症状加内关、神门强心,灸气海、关元、命门以防脱;虚喘兼外感者,参考实喘证治疗。

治法  针宜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灸法。

耳针

耳穴  平喘、下屏尖、肺、神门、脑、屏间、下脚端。

刺法  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每次取2~3穴,留针5~1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伏灸

取穴  肺俞、膏肓、脾俞、肾俞。

灸法  艾炷如枣核大,隔姜灸,每穴3~5壮,不发泡,皮肤微红为度,每日一次,在三伏天施灸。适用于哮喘缓解期。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应用例案〕

舍弟登山,为雨所搏,一夕气闷几不救,见昆季必泣,有欲别之意。予疑其心悲,为刺百会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疼如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愈。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惟按肺俞不痠痛者,然后点其他穴(《针灸资生经》)。

〔文献摘录〕

诸喘气急: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乳根、期门、气海,背脊中第七椎节下穴。哮喘:璇玑、华盖、膻中、肩井、肩中俞、太渊、足三里均灸(《类经图翼》)。

化脓灸治疗哮喘299例,选用的穴位是大椎、肺俞(双)。于每年7~8月间灸治,隔日灸1穴,灸3个穴为一疗程。所用艾炷均经模型压制,底部直径约0.8厘米,呈圆锥形。灸时直接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每穴灸7~9壮,灸后用灸膏封贴,每天更换一次,直至灸疮愈合为止。299例中,临床控制30例,显效57例,好转124例,无效88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哮喘?简述其特征。

2.如何辨别哮喘的虚实?

3.风寒伏肺、风热痰遏证的针灸治法,处方和方义是什么?

4.分述肺、脾、肾虚哮喘的主要症状。

5.简述虚喘的针刺治疗方法。


说明: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学员应在学完前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才能学习。光明中医网校摘录光明教材中此类治病内容,是为了供学员参考。学员至少要学完光明教材概论课程,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风热暑湿燥寒、表里寒热虚实等概念后,才能理解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方药治病应了解本草药性、方剂配伍基本知识,使用针灸治病应了解穴性、手法、禁忌,因此学员应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切忌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