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针灸学——脱肛(直肠脱垂)

作者:刘冠军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8-20 10:00:00

脱肛又名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门之外而言。多发于小儿、老年人和多产妇女。

〔病因病机〕

虚证:多由久痢、久泻以及妇女生育过多,体质虚弱,或劳累过度,中气下陷,收摄无权所致。

实证:多因便秘、痔疮等病,致使湿热郁于直肠,局部肿胀,里急后重,排便时过度努争,约束无力而致脱肛者。

光明中医函授教材《针灸学》

〔辨证论治〕

体针

(一)虚证

症状  发病缓慢,初起仅在大便时感觉肛门部坠胀,肠端轻度脱垂,便后尚能自行回纳。若迁延失治,则稍有劳累即发,直肠脱垂后不能自行回缩,须以推托助其回纳。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舌淡苔白,脉多濡细。

治则  益气升提。取督脉、任脉经穴为主。

处方  百会  神阙  长强  足三里  气海

方义  百会为督脉与三阳经的交会穴,气为阳,统于督脉,配气海,能升阳提气;神阙温固下元;长强为督脉之别络,又位近于肛门,可增强肛肌的约束机能,配足三里补脾益气,故适应于脱肛虚证。

治法  针用补法,或灸法。

(二)实证

症状  多见于痢疾急性期和痔疮发炎时,便前自觉肛门坠胀,便意频急,努争不遗余力,迫使直肠脱垂,局部红肿灼热、痛痒、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泄湿热。取足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处方  承山  上巨虚  大肠俞  阴陵泉

方义  足太阳经脉循尾骶,取承山配大肠俞可促进直肠回收;上巨虚为大肠之会,配阴陵泉利尿,以增强清泄大肠湿热,诸穴同用共奏升提收摄之效。

治法  针用泻法。

耳针

取穴  直肠下端、皮质下、神门。

刺法  用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挑治

在第三腰椎与第二骶柱之间,脊柱中线旁开1~1.5寸外的纵钱上,任选一点进行挑治。

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应用例案〕

赵××,男,39岁。自诉:脱肛巳十六年,因患痢疾所致。嗣后痢疾经治虽愈,但每次大便时肛门随即脱出,须用草纸包裹以手纸托才能复位。近几年来,症情加剧,稍有劳累肛即滑脱,痛苦异常。曾服补中益气汤三十多剂,亦未见效。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察其肛门脱垂不收,由于暴露及衣服摩擦,局部轻度红肿。治取支沟以疏调三焦之气,气海、关元、足三里以益中气;百会以提气举陷;长强以敛肛门而收脱。隔日施术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同时加灸。经针灸四次后,临厕大便甚为通畅,已不脱肛。继针五次后,即使挑担负重亦不滑脱。再针三次以巩固之。共针灸十二次而获痊愈(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脱肛:百会、尾闾(七壮)、脐中(随年壮)(《神应经》)

以针刺治疗气虚脱肛数例,均获得了显著的数果。主要取百会与气海二穴。操作时以上下为序,百会穴斜刺3分,留针5分钟;气海直刺8分至1寸深,将针进入到一定深度后,拇指向前捻转,使穴下产生痠麻胀感放散到阴部时将针退出,隔日针治1次(《针灸处方集》)。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脱肛?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2.试述脱肛实证的针灸治法、处方和方义。

3.试述脱肛虚证的针灸治法、处方和方义。

4.脱肛实证与虚证在症状上有何不同?

5.试述挑治疗法治疗脱肛的方法。


说明: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学员应在学完前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才能学习。光明中医网校摘录光明教材中此类治病内容,是为了供学员参考。学员至少要学完光明教材概论课程,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风热暑湿燥寒、表里寒热虚实等概念后,才能理解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方药治病应了解本草药性、方剂配伍基本知识,使用针灸治病应了解穴性、手法、禁忌,因此学员应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切忌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