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亦称颞下颌关节痛或颞下颌弹痛关节症。属于祖国医学为“痹症”范畴。临床治疗方法甚多,但常感疗效欠佳,笔者自1981年以来应用温针收治36例此类息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9岁至30岁者11例,31岁至50岁者16例,51岁以上者9例,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年龄67岁,病史在1年以内者21例,1至2年之间者9例,2年以上者6例;发病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双侧6例;自觉有疼痛者35例,张口受限者28例,关节弹响者26例,伴有头昏耳鸣者11例。
治疗方法
取穴下关、颊车、听宫、足三里。选用28号2寸长针,以常规清毒后在病侧取穴进针。下关穴垂直进针深度达1.5寸以上,颊车穴和听宫穴深度不得小于1寸,得气后留针,先将锡箔纸放在针刺皮肤之间以防烫伤,再将艾绒裹针柄上燃烧,每次艾绒3一5壮,热感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足三里穴深度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亦不加灸。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张口酸胀疼痛与开闭口受限,关节活动“弹响”与头昏耳鸣和功能恢复正常者为痊愈;两种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者为显效;其有一种症状消失者为好转。经3个疗效无改善者为无效。
36例病人经治疗后:一个疗程治愈17例,2个疗程治愈18例,3个疗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
典型病例
何X X,男,49岁,干部,1985年4月20日初诊。患者右侧面颊部酸胀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同时伴耳前及耳周疼痛,开闭口受限,右颞下颌关节活动时有“卡卡”响声,用力及寒冷刺激症状加重,因疼痛和开闭口受限而只能吃流质质饮食。触诊病侧颞下颌关节明显压痛。经其他辅助检查后,确诊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如前之法施治,一个疗程后诸证消失,为巩固再行一个疗程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体会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肉酸胀疼痛,开口受限,运动时有“弹响”声,部分病人有耳前及耳周疼痛,头昏耳鸣等症。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多采用局部封闭、中医按摩、电针、耳针、针灸、理疗、中医中药和西药对症服药治疗等等,虽然获得一定疗效,然仍有不少病人,特别是对顽固较重者其疗效常感不佳。
祖国医学并无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大致属于“痹症”范畴。以症测病机可知本病是由风寒湿侵袭,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笔者以颞下颌关节局部近端经穴下关、颊车、听宫和远端取穴的足三里为主。下关为阳明足少阳之会,其穴能通调经气,开关启闭;颊车可治牙关不开,牙麻疼痛;听宫乃手少阳输穴,主治耳鸣耳聋。足三里是阳明经上循面颊,有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作用,且阳明经多气多血,取其气血双补故上病下取而撷之。然在针刺得气留针基础上,借助艾绒散寒止痛之热力,透达病所,二功并彰,力专功宏,共奏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开关启闭之功。故而收到较为满意疗效。温针是针刺与艾绒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临床证明,实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一种既无副作用又易于推广使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