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大定风珠加味治疗 重症震颤麻痹1例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1-22 11:00:00

患者李××,女,38岁,因四肢不自主抖动2年,近来加重伴少语3个月于1986年9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因与丈夫口角后即出现失眠,哭笑无常,外出不归,7天后精神症状自动消失,渐出现上肢不自主抖动,并累及下肢及唇舌,静止和情绪紧张时加剧。曾于84年在某省级医院诊为震颤麻痹,历经安坦、左旋多巴等治疗不效,且病情进行性加重,以致近年来肢体活动困难,走路不稳,呆滞少语。近3个月因病情日趋恶化,卧床少动,进食困难,生活失去自理,情绪抑郁,时常哭泣,1986年9月22日来我院求治。

诊见:体温36.5℃,血压100/60毫米汞柱,被动体位,神志清,舌肌震颤,颈强直,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强,运动迟缓,呈持续性震颤,站立不稳,步态慌张,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眼底无异常。脑电图轻度异常,心电图及血、尿常规均无异常。精神检查:接触被动,多问少答,无引出幻觉妄想,思维迟缓而贫乏,情绪低落,表情呆板,少语少动,意志活动减退,尚有治疗要求。住院诊断:震颤麻痹伴抑郁状态。给予安坦、东茛菪硷及舒必利治疗20余天无效,且出现不语、不动、不食、吞咽困难、小便潴留。又行电休克治疗2次及输液、导尿等对症处理2周,而病情仍无转机,遂于10月31日改行中医治疗。刻下证见: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容色消瘦晦浊,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状若僵尸。张口困难,四肢拘急不伸,抖动不已,饮食俱废,二便闭而不行,前阴插有导尿管。舌体震颤,绛红无苔,脉细数无力。证为阴虚风动,气阴两脱。治以滋阴熄风,益气固脱,急投大定风珠加味。处方:

生白芍15克,生地15克,麦冬12克,阿胶10克,生龟板10克,生鳖甲10克,生牡蛎12克,麻仁10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10克,鸡子黄2枚,党参15克,僵蚕6克,全蝎6克。文火水煎两遍,取汁400毫升,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11月3日:二诊药进3剂(首剂为鼻饲,二剂即能自饮),诸证锐减,目光神现,主动与人低声片语,震颤减轻,能扶床站立,小便经按摩后即能排出,大便一次,干燥难解,舌脉同前。原方加鸡血藤15克继服。

119日三诊:又进6剂后诸证若失,精神转佳,谈笑自如,肌紧张及震颤显著减轻,步态渐稳,能独自行走二里多路,饮食已复,二便自调。舌色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较前有力。效不更方,又进6剂而形神俱复,震颤消失,行动自如,生活趋于自理而痊愈出院,随访一年余末曾复发。

按: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也有人提出本病属于代谢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本病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临床以震颤、肌强直及运动障碍为特征,属祖国医学虚风内动之范畴。本例患者因情志刺激,而首致心阴耗伤,心火暴张,神明逆乱,进而损及肝肾,阴液亏耗,木失濡润,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因其病情迁延,久卧少食而致真阴欲竭,气阴两脱之危候。故拟滋阴熄风、益气固脱之法,投大定风珠加味。方中生地、阿胶、白芍、麦冬、鸡子黄滋补肝肾之阴液,麻仁润燥,增僵蚕、全蝎助三甲育阴潜阳以熄风,加党参一则协炙甘草补中益气,二则合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以固脱,后配鸡血藤补血行血以舒筋活络。在治疗中,由于始终谨守阴虚风动之病机,严遵调整阴阳、治病求本之法则,辨证确切,用药得当,故获良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