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验案三则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1-26 11:00:00

案一、腰痛兼溲血案

安××,男,37岁。1976年9月10日初诊。

患阵发性腰痛兼尿血已逾五年。5年来先后发生右侧肾绞痛6次,每次病程5——12日。曾经××地区医院摄片及化验检查,诊断为:泌尿道结石伴感染。前6次发病后均住院经西药抗感染、解痉止痛、针灸及中药化石通淋等方药治疗而缓解。

本次于9月6日中午突然右侧肾区剧烈绞痛,并沿输尿管向下放射至大腿内侧表面及阴囊部。疼痛剧烈时,辗转不安,恶心,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尿急尿频,且难于排出。

小便常规化验:红细胞++、白细胞+、草酸块结晶+++。

经西药抗感染、解痉止痛及中药化石通淋治疗无效而来我处求治。

患者素体虚胖,面色㿠白,舌质淡,胖嫩而滑润,边尖有齿痕,苔白腻,脉象濡缓。脉证合参断为:膀胱气化失司,致水湿内停。治当化气行水,健脾除湿。方以五苓散加味治之。

处方:上肉桂10克(研细末另煎兑服)、白术、猪苓、茯苓15克,泽泻、元胡、川楝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上方连进三剂后,疼痛缓解,诸症好转。遂于上方去元胡、川楝。续进七剂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因上肉桂系用进口之企边桂,价格太贵,乃改用边桂10克代之,与上药同煎服。连进三十剂后,病获痊愈,遂停药。1988年10月随访,病未复发。

按:罗东逸在《古今名医方论•五苓散条》云:“伤寒之用五苓,允为太阳寒邪之犯本,热在膀胱,故以五苓利水泻热,然用桂枝者,所以宣邪而仍治太阳也。杂证之用五苓者,特以膀胱之虚,寒为水壅,兹必肉桂之厚以君之,而虚寒之气始得运行宣泄。”本案师其意,不用桂枝而重用肉桂为君,始用进口之上肉桂10天,计用量为100克,继用边桂30天,用量为300克,总量为400克,该病获痊愈,且未再发,体现了中医药治病之特点。

案二、肺结核大咯血案

陶××,男,32岁。1967年1月30日诊。

病已数年,1967年10月经重庆××医院摄片确诊为左肺上部一、二肋间有边界不清之阴影、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曾用西药异烟肼、PAS、硫酸双氢链霉素等及化疗。无咳嗽、潮热、盗汗等症状。本次于三日前因受寒咳嗽致大咯血,每日咯血量约120毫升至200毫升,经用中西药物止血无效,来求诊治。

患者咳嗽咯血、面色微黄,两颧微赤,舌质淡,苔薄白兼黄而干,微渴,便秘,声出不扬微嘶,脉弦而滑,胸闷心烦,夜间低热(37.5~38℃)。治以清心泻火止咳,以泻心汤化裁。

处方:生大黄15克(后下),黄连、黄芩、竹茹各10克,杏仁、百部各15克。水煎服。

上方连服二剂后,咯血已止,但仍痰中带血。乃将上方减量,改为:

大黄(后下)、杏仁、黄连各10克,黄芩、白芨、百部、竹茹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上方连进二剂后,诸症均有好转,惟仍痰中带血不止,遂改用:

1、花蕊石30克煅研,一日三次分吞服。

2、百合固金汤每日一剂,水煎服。

连服一月,病告痊愈。计吞服花蕊石散900克,遂停药。1988年7月随访,未再复发。

按:用《金匮》泻心汤治疗心胃火炽盛之吐血不止者,多获奇效,临床报道亦多。用花蕊石散治咯血不止,临床亦有报道,其花蕊石之剂量常为15-25克,分2-3次吞服。一般用3-5日即停药。然本案用花蕊石散逾月,药量总计达900克之多,尚未见不良反应,且疗效巩固,愈后未再复发,实属罕见。

案三、气虚便秘案

代××,男,61岁。退休工人。1988年4月15日初诊。

自诉:肛门周围坠胀感已逾半年。半年来常觉欲解大便,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大便1-2日一次,便软,无脓血及粘液。经西医大便常规镜检,未见其它异常。平时亦自觉食少、短气、乏力,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

患者神清合作,形体消瘦,面色㿠白,纳谷不馨。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据脉症合参,断为气虚便秘,当以补气为先。

处方:黄芪50克,党参30克,白术、当归、炙甘草各15克,陈皮10克,升麻、柴胡各5克,大枣10枚,生姜4片。每日一剂,水煎服。

上方连进三剂。

二诊:4月20日。

服上药后,症状明显减轻,仅于站立过久或用力时,感肛周胀满不适,纳食较前有好转。

仍守原方再进三剂。

三诊:4年25日。

患者诉服药后诸证消失,自觉精神大有好转,已无其他不适。乃以补中益气丸连服一周,以巩固疗效。至今随访,病未复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