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诸病不愈 宜从中治

作者:胡不群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2-10 11:00:00

1985年,余受聘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湖南分校任职,有幸随著名老中医刘炳凡先生侍诊,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刘老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对金元·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则诸病之所由生也”的病机理论和明·周慎斋“诸病不愈,宜从中(脾胃——刘老自注)治”的治则学说研究尤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临证观摩、消化吸收、重复验证,亦获良效。兹就临证所及,试举验案四则如下:

一、崩漏

龙睡芝,女,35岁,1987430日初诊。

患者月经1月两次,每次淋漓7-10天始尽,已3年。近年来经量增多,经中西药物治疗未见疗效,经人介绍来诊。刻下月经开始3天,时量多如崩,渐次淋漓约10天,1月之中无3-5天干净时,深以为苦。经色暗淡质稀,经前乳胀,牵引两胁,右腰骶部疼痛,头晕痛,甚则恶心,气短乏力,多梦纷纭,面唇萎白,舌淡胖有齿痕,脉微。辨证:脾虚气陷、血失统摄,兼肝郁血瘀。治法: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佐舒肝活血,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北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炙升麻3克、软柴胡3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仙鹤草15克、地榆炭15克、莲房炭10克,10付,水煎温服。药后月经显著减少,且5天即净,疲乏无力,面白唇淡,舌质淡,脉细弱,予归脾汤原方10付,嘱后服归脾丸2月善后。1年后随访,月经期、量、色、质均正常,基本治愈。

按:刘老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常从整体出发,以归脾汤加三炭(荆芥炭、蒲黄炭、灵脂炭)健脾益气、化瘀止血而收卓效。本例气短乏力属中气下陷、师其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以治主证,去辛温动血之当归,加地榆、仙鹤草、莲房炭、蒲黄炭、荆芥炭化瘀活血、收敛活血以治标证,且柴胡舒肝,蒲黄活血兼治次证。标本兼顾,主次同治,故获良效。若挟肝肾阴虚者,以桔梗易升、柴,否则耗劫肝阴,造成不良后果。

二、咳嗽

汤谷云,女,36岁,1988113日初诊。

患者咳嗽胸痛、咯痰47天。47天前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继而口渴,呼吸迫促,自服感冒清、四环素,1周后吐鲜血两次,当地医院以左下肺炎收住院,经抗感染等措施治疗,发热、口渴等症消失,但咳嗽胸痛、咯痰量少色白而稠,久治不愈。前天在长沙市某医院检查:白细胞11000/立方毫米、中性77%、淋巴27%、嗜酸1%;X线胸透:左下肺可见密度均匀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诊为“左下肺炎吸收不良综合症”。经人介绍来诊: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纳差,食后腹胀,便溏,平素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肺脾气虚、痰湿阻滞。治法:补脾益气、化痰止咳,佐以补肾,以六君子汤加味:明党参12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甘草5克、陈皮5克、法夏5克、杏仁10克、冬花5克、杜仲10克、木蝴蝶3克,7付,水煎温服。药后诸症消失而愈。

按:刘老治疗慢性咳嗽痰饮疾患,常从整体出发,用肃降肺气以治标,健脾纳肾以治本,标本兼顾而获效。本例久延不愈,为肺脾气虚所致,师其法以六君子汤、杜仲等健脾纳肾、扶正驱邪;二陈汤、杏仁、冬花等肃降肺气、化痰止咳,通过调整整体改善局部的方法而达到“炎”症吸收的目的。

三、泄泻

邹淑钦,女,39岁,1988517日初诊。

患者腹痛、腹泻,呕吐2周,经当地医院以中西药对症治疗未效。经人介绍来诊:腹痛即泻,泻后疼痛稍缓,大便清稀,色淡黄不臭,每日泻5次以上,时时泛恶,纳差腹胀,体倦无力,神疲欲寐,口干,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脉弦缓。辨证:脾虚气弱、湿浊下注。治法:健脾益气、胜湿止泻,以钱氏七味白术散加味:藿香5克、煨木香3克、煨葛根1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炙甘草5克、山楂肉12克、鸡内金3克、炒麦芽10克、白术炭一块烧红焠水煎药,3付,水煎微温服。禁油腻、生冷、硬滞难消化之食物。服至2剂,腹痛增重,大便量增多,畅泻1次后,腹泻即止,食纳开,精神振,诸症消失而愈。

按:刘老治疗腹泻,常从调整脾胃功能出发,用钱氏七味白术散健脾益气以复脾胃运化之功能而治本,白术炭焠水收敛止泻以治标,屡获良效。本例加山楂肉、鸡内金、炒麦芽健胃助化,增强脾胃吸收功能,又山楂、鸡内金化积止泻,一物而兼两用,故获效更捷。

四、癫证

熊树清,女,29岁,1985118日初诊。

患者发病已两年,时而语无伦次,妄言妄见,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时而抑郁沮丧,暗自悲泣,喜独居暗室,惊恐不安,甚则神志痴呆,不饮不食,静卧若昏迷状,久治无效。迎余往诊。情淡漠,精神萎靡,目光呆钝,沉默寡言,时欲悲泣,心神恍惚,夜难成寐,恶梦纷纭,不欲纳食,面色暗滞,舌淡苔薄腻,脉弦小而滑,辨证:心脾两虚,痰迷心窍。治法:健脾化痰、养心安神,以归脾汤加减:北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神12克、炙甘草12克、当归10克、桂元肉10克、柏枣仁各10克、生远志10克、菖蒲30克、广木香3克、广郁金10克、鸡内金3克、生麦芽10克、红枣5个,14付,水煎温服。19877月,患者前来致谢,知其服药期间大呕1次,吐出绵延不断、胶粘透明状痰涎甚多,未吐之先,郁闷难安,即吐之后,神清气爽,药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19881110日追访,患者除体质尚弱外,前病未再发作,完全治愈。

按:刘老治疗癫症,常从调整脏腑功能出发,用健脾化痰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以归脾汤加减而获效。本例病经两载,表情淡漠,精神萎靡,不欲纳食,心神恍惚,失眠多梦,为心脾两虚,时欲悲泣为脏躁亦属心脾不足,目光呆钝,沉默寡言,面色暗滞,苔腻脉浮为痰阻气机。故师其法以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补养心脾、安神定志,郁金开郁,菖蒲、远志化痰开窍,鸡内金、麦芽开胃助化,药中病机,获效迅捷。然,两载痼疾,竞半月而瘳,殊难尽释,是否与重用菖蒲、生远志(生远志可以引起呕吐)有关,尚待进一步探究。

“人以胃气为本”,人所共知,但苟非经验宏富者,临证岂能时时顾护胃气哉!余浅薄,亦以治脾而愈以上诸疾者,皆跟师临证之得也。由是观之,传统之“师带徒”教学法,于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本文蒙刘炳凡研究员亲自审阅,专此致谢!)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