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损伤,如皮肤、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损伤证候。临床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剧烈运动或持重不当,跌扑,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局部而成。
〔辨证论治〕
扭伤部因淤阻而肿胀疼痛,伤处肌肤出现红肿青紫。新伤局部有微肿,按压疼痛,表示伤势较轻;如红肿高大,关节屈伸不利,表示伤势较重。陈伤一般肿胀不明显,常因风寒湿邪侵袭而反复发作。损伤部位常发生于颈、肩、肘、腕、腰、髀、膝、踝等处,以腰、踝为多见。
体针
治则 行气血通经络。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
处方 颈部:风池 天柱 大杼 后溪 肩部:肩髃 肩髎 肩贞 肘部:曲池 小海 天井 腕部:阳池 阳溪 阳谷 腰部:肾俞 腰阳关 委中 髀部:环跳 秩边 承扶 膝部:膝眼 梁丘 阳关 踝部:解溪 昆仑 丘墟
方义 扭伤取穴,一般是根据损伤部近取法的原则,以达到行气血通经络的目的,使受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伤势较重的,可应用循经近刺和远刺相结合的方法。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针刺急性扭伤,进针后频频捻转,并请患者作肢体运动,对止痛和恢复正常体位有明显效果。
耳针
取穴 相应敏感点、脑、神门、下屏尖。
刺法 中强刺激,留针10~3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适用于各种急性扭伤。
剌络拔罐
方法 皮肤针重叩压痛部至微出血,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陈伤淤血久留,寒邪袭络等病证。
〔应用例案〕
高××,男,46岁。自诉:一周前因搬动重物扭伤腰部致腰部疼痛,转侧、俯仰困难。查:腰痛以右侧为甚,局部微肿,肾俞穴处按之压痛明显。治取肾俞、委中。其中委中穴得气后留针(如针感消失再加运针,使其持续)。双肾俞得气后均施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感到局部舒适。两侧交替运用,于15分钟后全部出针,患者既觉腰部轻松,且可作俯仰活动,自诉病已愈十之七、八。次日再按上法继针一次而获痊愈。按:腰为肾之外府,取肾俞穴不仅可使患者经络疏通,气血调和,且能调整肾气,取委中穴,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以作用于患部,可奏止痛之效(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挫闪腰痛:尺泽、委中、人中、昆仑、束骨、支沟、阳陵泉(《针灸大成》)。
针刺天柱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3例,疗效满意。方法:患者端坐垂首,医者用左手拇、食二指在双天柱穴上稍作点按,常规消毒后,右手将针迅速次第剌进腧穴各0.5~1.0寸深。不做提插捻转手法,留针10~15 分钟。一般进针后多数患者很快感觉腰部舒适轻松。此时即可嘱患者活动腰部,范围由小到大,待功能恢复后起针。疗效:用上述方法针1~2次,证候消失者35例,针3次消失者6例,无效者1例,治疗中断者1例(《中国针灸》)。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扭伤?
2.扭伤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预防扭伤的发生?
4.简述治疗扭伤的针灸处方、方义。
5.例举二种针灸治疗急性扭伤的方法。
说明: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学员应在学完前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才能学习。光明中医网校摘录光明教材中此类治病内容,是为了供学员参考。学员至少要学完光明教材概论课程,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风热暑湿燥寒、表里寒热虚实等概念后,才能理解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方药治病应了解本草药性、方剂配伍基本知识,使用针灸治病应了解穴性、手法、禁忌,因此学员应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切忌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