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针灸学——风疹(荨麻疹、瘾疹、风疹块)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2-21 10:00:00

风疹,即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故又叫:瘾疹、风疹块。急性者短期发作后多可痊愈,慢性者常反复发作,可历数月或经久难愈。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腠理不固,为风邪侵袭,遏于肌表而成;或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或患肠道寄生虫病,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风疹。

〔辨证论治〕

皮肤突然出现疹块,此起彼伏,疏密不一。颜色或红或白,瘙痒异常。其发病频为迅速,但消退亦快,也可一天发作数次。风疹发于咽喉部者,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

体针

(一)外感风邪

症状  起病急骤,身热,口渴,或兼咳嗽,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濡数。

治则  疏风和营。取督脉、手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肩髃  阳溪  鱼际  三阴交

方义  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配大椎以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又取鱼际清宣肺卫,三阴交调脾和营,使风热得解,营卫调和,则风疹可消。咽痛加少商,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清热解毒。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1小时,少商点剌不留针,每日1次,剧痒者每日2次。

(二)胃肠积热

症状  发疹时伴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热和营,取阳明、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  曲池  足三里  血海  列缺  大肠俞

方义  本证系因胃肠积热不得疏泄透达,而郁于皮毛腠理之间所致。故取曲池、足三里以调理胃肠,而清泄阳明积热;血海理血和营,为治荨麻疹效穴;列缺为手太阴之络穴,别走阳明,配大肠俞可宣肺透表,清阳明积热。如有腹痛加建里,以和中化湿止痛。腹泻加天枢,以理肠止泻。喘息加天泽、膻中,以清肺止喘。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慢性者可隔l~2日针1次。

耳针

取穴  神门、肺、脾、下屏尖、脑。

剌法  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每天1次。

〔应用例案〕

王××, 男,成年。自诉:风疹瘙痒已三个多月,时隐时现,遇风则重,曾治疗未愈。红疹遍布周身,肱股内侧尤甚,成片成块,奇痒难忍,舌尖红,苔薄。治取列缺、曲池、血海。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日一次,经针治二次,瘙痒大减。五次后疹退痒止。至今一年未发(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风热瘾疹:曲池、曲泽、合谷、列缺、肺俞、鱼际、神门、内关(《针灸集成》)。

粗针治疗荨麻疹125例。取穴:第一组取神道透至阳、血海、三阴交,第二组大椎透身柱、曲池。方法:两组交替使用,用直径0.9毫米,长125亳米针具,留针2小时,用泻法。七天为一疗程,隔三天再行第二疗程。疗效:ll9例痊愈,6例无效,其中第一疗程治愈90例,第二疗程治愈21例,第三疗程治愈8例,治愈率为95.2%(东北大区针灸学术会议资料)。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风疹?其症状特征是什么?

2.风疹发病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预防?

3.对风疹应当怎样辨证针刺治疗?


说明: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关于各种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学员应在学完前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才能学习。光明中医网校摘录光明教材中此类治病内容,是为了供学员参考。学员至少要学完光明教材概论课程,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风热暑湿燥寒、表里寒热虚实等概念后,才能理解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方药治病应了解本草药性、方剂配伍基本知识,使用针灸治病应了解穴性、手法、禁忌,因此学员应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切忌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