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简谈方剂的灵活运用——蒿芩清胆汤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3-07 11:00:00

青蒿5~6克、淡竹茹9克、制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黄芩4.5~9克、枳壳4.5克、陈皮4.5克、碧玉散(由滑石、甘草、青黛研制而成)9克(布包),水煎服。

本方主治少阳胆经湿热郁阻,三阻焦气机不畅而见寒热如疟,热重寒轻,胸闷呕恶,口苦、吐酸,胸胁胀疼,舌红苔白腻。由于木郁犯土,胃经痰浊不化,土壅又可加重木郁,胆气疏泄不利,故脉见右手滑数,左手弦数,或见濡数之象。

方中用青蒿苦寒芳香入少阳经以清透邪热,黄芩苦寒清泄少阳郁火,清泄之中寓有芳化,共为主药。竹茹轻清化痰,除烦止呕,陈皮、半夏理气化湿,和胃降浊,茯苓利水化湿,共为辅药。枳壳理气宽胸,消闷除胀为佐药。碧玉散清热利湿,引胆热下行为使药。诸药相合具有清胆、利湿、和胃、畅三焦的作用,故对感受暑湿时邪,寒热交作,寒轻热重者,也常用此方治疗。方中各药的用量,有时可根据地域、禀赋、体质、证候特点等的不同需要适当加重。要深入领悟组方精神,随证运用,不可拘泥死板。

呕酸多者,可加左金丸;湿邪重者,可加草果、蔻仁;全身肌肉酸困痛楚者,可加生苡仁、桑枝、络石藤、晚蚕砂;兼发黄者,可加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可去陈皮、半夏。胃热胀满者,可加厚朴、黄连。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女青年原因不明的低热,症见胸脘闷胀,胁肋不适,先冷后热,冷少热多,心烦,食欲不振,低热(37.3℃~37.8℃)多发生在下午2~11时,后半夜渐渐消退。舌苔白,脉象细数等。我常用的药方加减如:青蒿15~30克、黄芩10克、银柴胡9~12克、竹茹6~9克、枳壳10克、陈皮9克、半夏6~9克(口渴者不用)、地骨皮9~13克、生白芍9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秦艽12~18克、香附9克、青黛6克(布包煎)。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左右,如有效,再服15剂。每收良效。

近年来,对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胃炎等病患者,如出现胆经湿热,郁而不化证候者,也用本方加减治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