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颜德馨教授调理脾胃阴阳经验简介(二)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4-08 10:00:00

三、阴脏阳虚  温脾更须注重升清

脾为太阴阴脏,职司运化,喜燥恶湿,故凡寒湿外受或阳衰寒湿内生,每致太阴之阳受伤,不能运布中阳,俾阴寒窃踞,中焦滞钝而成湿土壅塞、阳失斡旋之证,常见腹胀纳减,便溏形寒,肢冷面㿠,舌淡脉细等症,甚则脾不统血而为黑便。颜老谓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极是,大忌阴腻静药。平素喜用附子理中、建中、黄土等方。同时认为,脾胃同居中州,是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虚则清气不得宣升生发,浊气碍于停滞下降,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是也,治疗当崇李东垣“升阳”之学,强调脾阳之生发,临床尤喜以“升麻、苍术”同用,以“升麻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脾胃之气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常配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等品,胀甚则加檀香、砂仁、麦芽、枳壳。

例三,李××,男,48岁,88年4月20日诊。患者素有肝炎及胃窦炎病史多年,中脘痞胀,形寒便溏,面色㿠白少华,肢软乏力,脉细,舌淡苔薄腻,先投平胃散加味多剂无效,脾运失健,转以升清降浊:

升麻6克  苍白术各9克  半夏6克  陈皮6克  沉香曲9克  香椽皮9克  枳壳6克  大腹皮9克  佛手4.5克  梭罗子9克  七剂

二诊,药后脘胀已消,诸症随减,再以升清泄浊,鼓舞中州,升麻重其剂,续进七剂,诸症皆除。

按:该例素有肝病胃疾,湿浊本重,壅阻中焦,脾阳被困,津气当升不升,浊阴当降不降,故见中脘痞胀,形寒便溏,先投平胃散多剂无效,可知病机非独在胃,当究之脾阳不升。故方用升麻为君,以行升阳之令,配苍白术以健脾燥湿,如此则“调中之剂得升清之品而中自安,健脾之方得燥湿之品而效益倍。此用药相须之妙也。

四、阴脏阴亏  滋阴和营须助生化

脾阴之说,历代医家更少论及。颜老认为脾为太阴之脏,藏精气而不泻,多脂多液。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重在生化。故凡脾体本虚,胃强脾弱,胃火灼盛、耗伤脾阴,或老年肠燥,产后体虚,皆使脾气不得敷津,失其转输之能,而使脾失滋润之性,即为脾阴亏损。脾阴一亏,则见消渴,中脘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脉细等症。如《慎斋遗书·渴》云:“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之不足也。”由于脾阴胃阴彼此渗透,多难分别,然脾阴亏损多由内伤所致,胃阴不足,多系热伤津液,治胃偏于清热生津,治脾则当养阴和营。颜老平时常喜应用富含脂液之品,如苁蓉、首乌、白芍、当归、杞子、麻仁等品。颜老认为,滋阴诸药虽可补其阴液,但不能助其生化,唯有加入白术一味,以滋其化源,才是治法。《慎斋遗书》云:“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此即颜老常谓“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之意。

例四,钟××,女,62岁,8839日诊。老年肠液枯燥,大府不行,中脘灼热不思饮食,脉细数,舌红苔薄,拟育阴健脾,化瘀通幽:

淡苁蓉15  炙乌梅4.5  生首乌9  全当归9  乌芝麻9  桃仁9  生白术9  柿霜9  蒲公英9  山栀9  七剂

药后欣告大府得行,知饥思食。

按:该例老年体虚,阴液不足,累及脾阴,损其脂液。故见中脘灼热而不思食;肠液枯涸,传导不利,而贝大府不行。故方用苁蓉、首乌、乌梅、当归、桃仁、黑芝麻等富有脂液之品,既补脾阴,又润大肠,更加蒲公英、山栀清胃而断伤阴之源。寻绎方意,虽脱胎于“润肠丸”、“五仁丸”等方,但补中有清,滋中有化,其遣药更胜一筹。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