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科研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总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既然是科研,就要向未知领域内进行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变为知之较多,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阐明新规律,建立新理论。总之,科研就必须有探索、有创新、有前进。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科研工作,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与之密切结合,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壮大了自己,使自己在本学科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兹以张仲景先师的科研为例,他的科研方法是密切结合临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力辟时弊,创新发扬。我们今天的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也可以有所借鉴,在立足于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即遵照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博采众长(即利用和吸收近代各种科学手段和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等),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但也有人认为,传统中医科研方法,只是三个指头,一个脉枕,戴着瓜皮小帽去从故纸堆里整理文献。其实,这是对中医的歧视和污蔑,是有意中伤,是对中医药学无知的表现。难道仲景先师可以博采众方,我们就不能博采众长吗!?清代吴仪洛先生在他所著的《成方切用》序言中,在谈到对成方的加减运用时曾说:“设起仲景于今日,将必有审机察变,增损无已者。”今天,对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来讲,也可以说,设起仲景于今日,亦必将勤求古训,博采当今最先进的各种科研成果和方法,吸收众家科技之长,来探创辨证论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规律,谱写新篇章,使中医药学跨进二十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当然,如仲景先师果真再世,他也会对一些中医,作如下的严厉批评:“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仲景先师就是批判了当时那些丢掉优良传统医术的医生,而潜心研究,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独特医疗体系。今天我们如不牢记仲景先师的教诲,怎能担当起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重任呢!同时我们也要总结近几十年来忽左忽右使祖国医药学未能得到应有发扬的沉痛教训。
所以,我认为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的高度概括可以是: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色,创新发扬。为了达到如此要求,把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项:
1、坚持以中医学理论为出发点,无论采用和吸收近代何种科研方法,但其目的必须是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揭示本学科的客观规律,发展本学科的理论。
2、立足于提高临床疗效,加强中医临床研究,特别是要开展中医治疗急性病、难治病的研究,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3、加强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而达到现代化。以便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4、进一步发展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治规律,以取得临床医学方面的新方法、新发展。
5、加强中药复方、配伍变化等理论的研究,以开发出新内容。
6、加强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以发掘和提高理论水平。
以上这些内容的实施,可从以下项目进行考虑:
(1)密切结合临床,开展中风(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胃脘痛(包括萎缩性胃炎、溃疡病、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腰腹痛(包括泌尿系结石、肠疾患、妇女月经病、附件炎等)、痹证(包括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尿酸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胸痹、心痹(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风心、肺炎等)、厥证(包括各种休克、昏迷、卒倒、晕厥、DIC等)、痰证(包括癫痫、抽搐、良性囊肿、甲状腺瘤等)以及哮喘、癌肿等疾病的研究,探索其辨证论治规律,提高疗效,总结新技术、新方法,阐明新规律,建立新理论。
(2)开展多学科研究,采用与吸收西医学、西学中、声、光、电、天、地、生、数、理、化、文、史、哲等多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对经络学说、针麻原理、脏象学说、运气学说、子午流注、七情致病、天人相应等重大理论,进行研究,以冀从理论上,找到突破口。
(3)密切结合临床,应用各种实验方法,并创立新的实验方法,对病、证、症进行研究,其中心以“证”的研究为主,但也要与病、症相联系。
(4)组织多学科,对四诊方法进行现代化的研究,并创造新仪器,补充新内容。在大量研究与实践中逐渐使其向五诊、六诊方面发展。
(5)深入研究“治则”。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劳其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等,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治病大法,结合具体病种,进行研究,以发现治疗学上的新事实,探索出新内容。
(6)立足于提高临床疗效,采用多学科方法,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对针灸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扩大其应用范围,从而发现新问题,建立新理论,以坚实丰富的科研成果保持我国在针灸学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7)采用多学科研究,组织研究大军,对中药学的药效归经、四气五味、相须相使、复方配伍、方剂组织、十八反、十九畏等重要理论,进行新的整理验证,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同时对质量控制、伪劣鉴别、剂型改革、采收炮制等都要进行重点研究,从而开发新药源,建立新理论,促进中药学的发展。
(8)加强中医药古籍整理和医史文献研究,既要正本清源,又要提高信息流通,从中寻找新问题、新线索、新知识、新理论,以促进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多学科研究的更快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使中医药学逐渐实现现代化,充分发扬它的特长,保持它的特色,丰富和充实它的内容,经过大量的工作,改变它以直观方法为主进行研究的路子,使它进入现代科学的行列,迸发着它的异彩,走向世界。
不要认为“传统的科研方法”就是保守的落后的方法,把它与现代科研方法对立起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好旧的,吸收新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今天提出要用传统科研方法,就是指的要特别强调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中医理论体系,在本学科自身基础上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不能失去本学科的理论,把中医学变成一种单纯的技术(手艺),被人同化或肢解。而是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利用和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方法,为我所用,壮大自己,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为使中医走向世界,为振兴中华,为世界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