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序中说:“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徐氏将《伤寒论》113方归纳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等十二类。每一类方剂之下,列该类方剂证治诸条。这样方以类从,证随方列,使后学能随方求证,按证选方,便于应用。之后,王旭高著《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在徐氏的基础上大有发展,除增加了仲景书中类方外,又增补了通治类方。《伤寒论》类方归纳,可以说替代了六经的辨证方法,而较六经更明确、更具体、更切合临床;柯琴《伤寒论翼》说:“六经各有主治之方,而他经有互相通用之妙。”同时还说:“合是证便用是方,方各有经,而用可不拘,是仲景法也。”类方的出现,是辨证方法的一大促进,在确定了类方的主治证候之后,根据“证随方列”的原则,衍生出一系列加减增删的方剂,从而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精神;因此后人张锡纯、曹颖甫,近贤姜春华等将类方径以方证并称,为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柴胡汤证、承气汤证、白虎汤证、葛根汤证……以及桂枝加朴杏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这种以方证并称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方剂辨证”。如果给它下一个定义是:对组织有序的方剂,进行周密分析,确定其主治证候;通过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根据方剂的主治证候,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这就称为方剂辨证。如桂枝汤证,在《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3条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从上述证候分析,桂枝汤的主治证候为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表虚证。柯琴认为:“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所言如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症,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因此明确了桂枝汤证的主治证候,就可以根据方剂辨证的方法辨证论治。
方剂辨证的认识和研究,日本汉方医家尤为重视,如著名汉方医家矢数道明氏说:“汉方医学,称谓‘随证治疗’或称‘证候学’,又是‘方证相对医学’。总之,称为‘处方学’。证候诊断,直接与处方相关联,也就是说‘诊断即治疗’。故‘证’就是‘处方’,处方之解说,意味着证候学、病理学、药物学、治疗学。”(《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序》〔日〕矢数道明著)矢数道明的见解,进一步说明了“方剂辨证”的客观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日本对汉方的研究,尤其是仲景方是十分强调方剂辨证的方法,他们从方剂主治的各症状和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名所表现的各个
方剂辨证,与其他的几种辨证方法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辨证与论治的顺接关系,而将辨证与论治二个部分密切结合在一块,即辨证的同时也就明确了治法方药,明确了方药也就认识了疾病。而其他的几种辨证方法,得先进行一番辨证,在辨证基础上,针对病证进行论治,提出治则,决定方药,如八纲辨证,在认识了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后,再决定是解表,还是清里;是补虚,还是泻实;是清热,还是温中等等,最后提出方药,如解表方用麻黄汤、葱豉汤等。而方剂辨证,一旦辨证认为是某汤证之后,即使用某汤,或某汤衍生方,如辨证认为是风寒表实的麻黄汤证,即用麻黄汤治疗,或用麻黄汤衍生方治疗。这种特色用形象的话说就是“一气呵成”的辨证方法。
方剂辨证,千变万化,随着方剂不断发展,其内容也日益丰富。不象六经辨证只限于六经,三焦辨证只限于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只限于四层,脏腑辨证只限于五脏六腑等等。而方剂辨证,随着被医界所公认的组织有序的、主治证候明确的方剂越多,其辨证内容也就越丰富,如王旭高所列的通治方,就有许多类方可与仲景方媲美。在矢数道明著《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一书中,除仲景方外,也收集了大量历代名家代表方,如二陈汤证即是宋《和剂局方》中的二陈汤;补中益气汤即是东垣补中益气汤方。因此用形象的话说:方剂辨证是一种千姿百态的辨证方法。
方剂辨证,有利于对证治疗,使辨证更明确,更贴切,因为这种辨证方法必须是在熟悉方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方剂是治病的手段和方法,而方剂辨证是以方测证,以证定方的因果倒置的辨证方法。因此用形象的话说:方剂辨证是一种倒置辨证,或称正逆成立辨证。这亦是区别于其他辨证的方法。
方剂辨证,它的应用范围较其他各种辨证方法广,它可以用来辨证,也可以用来辨病,如有些方剂是专治某病的如痿证方,专治痿证;缩泉丸专治遗尿等。可以用于中医,也可试用于西医,如西药雷米封专抗结核,因此是否可试称“雷米封证”,即是结核性疾病。由此看来方剂辨证带有先进性,如用形象的话说:是前程锦绣的辨证方法。虽然有人认为六经辨证也可用于杂病辨证,但六经辨证必竟是一种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用于温病辨证尚可,而用于杂病辨证未免棘手了,而方剂辨证却可以用于各种病证的辨证,因此它应用范围广泛,前途无量,是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应当进一步研究的一种辨证方法。可以说:方剂辨证较之其他辨证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也就是它的优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