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眩晕与膀胱气化关系初探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6-17 14:00:00

眩晕之所发,有属肝、火、痰、虚诸说,各家所论均从不同角度阐发了眩晕的病因病理,有临床实践指导意义。笔者从调理膀胱气化,投以五苓散加味,治疗156例眩晕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所选病例男女均有,年龄10~50岁,病程1~20年。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恶心,重则呕吐、耳鸣。张目则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与转侧,动则恶心呕吐加剧等。药用泽泻30克,白术20克,猪苓6克,茯苓15克,桂枝9克。肝阳上亢型加钩藤、珍珠母、牛膝、白芍;痰浊中阻型加半夏、天麻、陈皮;肾精不足型加枸杞、桑椹子、女贞子、何首乌;气血亏虚型加黄芪、当归、党参。治疗结果显效(服二剂后眩晕即止)62例,进步(服三剂以上眩晕消失)60例,复发(眩晕消失或缓解后间有发作)34例。笔者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与头部息息相连,膀胱气化功能如常,则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水精四布,阴阳如衡,则眩晕无从发起。当诸种因素影响膀胱气化功能,生理活动受阻,病理产物滞留,下窍不利,上窍不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眩晕自作。五苓散有化气行水兼解表邪之功,为治太阳蓄水证而设,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且倍其泽泻、白术之用量,旨在强其升降之功,使膀胱气化功能持之以恒,升降有度,出入有节,摄其所需,排其所弃,阴平阳秘,眩晕自辙。

(龙岩地区二院  钟启良  福建中医药1987,(5):27)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