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方药中老师辨证论治五步运用举隅(二)

作者:高思华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8-31 14:50:40

二、详辨体质、病时之证,三因制宜

例二:神经性腹痛

郑×  男  30岁

1985年12月23日初诊:来诊时主诉三个多月来少腹疼痛,定时发作,每日清晨五时左右疼痛,起床后疼痛自然消失,服中西药治疗无效。除大便干燥,小便稍黄外,余无不适。检其脉弦稍数,舌质稍红、苔薄白,诊为“神经性腹痛”。

此患者除定时腹痛伴大便干燥、小便稍黄外无其它不适,在分析病情时,方老抓住此患者疼痛皆在每日寅卯交替之时,且起病于秋的特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通于秋和寅时属肺、卯时属大肠的十二辰分属,首先将其定位于肺、大肠。第二步再根据青年男性体质多偏阴虚的特点及患者大便干燥、小便偏黄的表现和脉弦稍数、舌稍红的体征而将其定性为阴虚。考虑病程虽历三月有余,但症状始终如一,故第三步认定其为原发在肺、大肠,证属阴虚。第四步治病求本,拟养阴清肺润肠为法,因证情较单一,第五步暂未考虑,处竹叶石膏汤合增液汤方:

法夏15克、南北沙参各15克、二冬各10克、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玄参10克、生地30克,水煎分两次服,嘱四剂后复诊。

1986年1月2日复诊:服药四剂,腹痛消失,因出公差,未能及时来诊。此间除有两天晨五时左右有轻度腹痛,白天亦觉轻度腹痛外,疼痛基本未再发,二便转调,纳佳眠可,脉已不数。病已衰其大半,用药当缓,遂改予清燥救肺汤调理善后。处方:

南北沙参各15克、甘草6克、杷叶克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阿胶珠10克、二冬各10克、桑叶10克、黑芝麻10克、白芍15克。

〔按〕五脏应四时,一日分四时,人体之气与日月相应,又因年龄、性别、居住及禀赋的差异而各具体质特点,治病当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是气化学说的基本观点。此患者以腹痛定时为特点,方老运用辨证论治五步法,依脏腑主时而定位,据病人体质而定性,因时因人而诊而治,方以清肺润肠,无一止痛之药,但药进痛止,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三因制宜的整体治疗思想的科学性。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