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对桂枝汤的再认识(三)

作者:裴永清 浏览: 发表时间:2020-10-09 10:20:35

桂枝汤可温中补虚。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之,并配以姜、枣、草,安中和胃之品,则使全方不仅有和脾胃,燮阴阳,益气血之功,更具温中补虚之良效。《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湿热的“酒客病”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这三禁之中,特别是后二禁,之所以禁用桂枝汤之理,大抵不脱桂枝汤的温中补虚之功。在伤寒例中早已有言:“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不可不察其义。

推而广之,由桂枝汤衍变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皆以桂枝汤为底方,用以治虚劳诸疾,即是取桂枝汤温中补虚之明证。若桂枝汤中加入血分药,则转而调血治血。如《伤寒论》中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证为血虚而寒凝,方则可视为是桂枝汤加味而成(当归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通草  细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9条的温经汤(当归  阿胶  川芎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人参  吴茱萸  半夏  丹皮  麦冬组成),以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经崩经漏证,该方亦可以看作是桂枝汤加用血分药而来。余本仲景义,常仿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等组方原则,而以桂枝汤加桃红、桂枝汤合四物汤,治疗妇人血虚寒凝且瘀之痛经、月经不调、腹痛等病证,效果很好。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仲景取桂枝汤之意而进行加减变化之方,大约有26首之多。其中用以解表,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桂枝加黄芪汤、瓜蒌桂枝汤;用以补虚降逆气,有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以补阳,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以调血治血,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详见“太阴腹痛辨析”一文)、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用以调补阴阳气血,有新加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桂枝黄芪五物汤;用以治水气病,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由此论之,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之方,洋洋可观。它体现了桂枝汤之用,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一首难得之良方。仲景将其加减变化,所涉甚广,然仍有其规律可循:一是桂枝汤之加减变化,关键在桂枝与芍药之变;二是除用于解表外,凡治里证,终不离温、补之情。章楠在论桂枝汤时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裁制……由此权衡变化而推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以贯之,而治万病之法,亦不外乎此矣”(《伤寒本旨》)。倘若我们能将桂枝汤从专于解表之印象中解脱出来,并师仲景之法而随证化裁,对于临床和科研的进展有所裨益,则欣慰足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