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兴中明医旗下光明中医网校logo  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搜索

从汗证方论中领悟理法(五)

浏览: 发表时间:2020-11-03 10:04:59

〔医案选萃〕

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出汗,迨旦,衣服皆透湿,如此二十年,无复可疗,唯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遂并授以方,乃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控,焙干,碾为末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或值桑落,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者。按《本草》亦载桑叶主止汗,其说可证。(宋•张杲《医说》)

东垣治一人,二月天气阴雨寒湿,又因饮食失节,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寒,重添厚衣,心胸间时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减。此胃中阴火炽盛与天雨之湿气相合,湿热太甚,则汗出不休,兼见风化也。以助东方甲乙之风药以去其湿,甘寒以泻其热。生芩、酒芩、人参、炙草、羌、独,藁、防、细辛、川芎、蔓荆子各三分,黄芪、生甘草、升、柴各五分,薄荷一分。煎服即愈。

震按:汗出不止,尚用诸般风药,非东垣不能。故录之以见病情之变化无穷,不专以敛涩为止汗定法也。(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汗》)

余尝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尔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慄危甚,告急于余。余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使之煎服。下咽少顷,即大汗如浴,时将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脱,鼻息无几,复以告余。余令以前药复煎与之。告者曰: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余笑谓曰:此中有神,非尔所知也。急令再进,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矣。呜呼!发汗用此,而收汗复用此,无怪乎人之疑之也。而不知汗之出与汗之收,皆元气为之枢机耳。故余纪此,人欲知合辟之权,不在乎能放能收,而在乎所以主之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伤寒典下》)

汗出偏沮,脉来不柔,时自歇止。知肝阳有余,而胃阴不足,于是稠痰浊火,扰动于中,壅滞于外。目前虽尚安和,然古人治未病,不知已病。知者,见微知著,须加意调摄为当。人参、川石斛、麦冬、南枣,制半夏,丹皮,茯苓,炙草,小麦。

(未完待续)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www.gmzy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72080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